親子文章分享
孩子愛尖叫怎麼辦?1-5歲該教的情緒表達技巧
作者: 王宏哲
「孩子快4歲,只要不順他的意,就會開始尖叫大哭…」
「我家孩子2歲,生氣也叫、高興也叫,在外面也尖叫,讓媽媽很丟臉⋯」
「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好好用說的,為什麼我家孩子老用尖叫的?」
你家有尖叫小孩嗎?我家的老二,還沒滿1歲的寶寶時期,肺活量之大,常尖叫到左鄰右舍都來關心!
老大也沒有比較好,從老二出生後,就退化到也用叫的,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,以及來表達抗議或興奮,變的也不肯好好說了。
孩子在發展過程中,到底為何出現尖叫行為,我們從不同的年齡來探討原因與解決方法喔!
孩子都用尖叫的?其實是大腦刺激沒有滿足
其實,孩子會出現「尖叫」這種負面情緒行為,和沒有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有關。
0-5歲這個年紀的孩子,活潑好動,開始想要自主,語言溝通能力還沒有很好,所以常常有一些情緒出現,愛哭鬧就算了
有些孩子甚至出現不恰當的動作,其實這都和孩子發展的能力不足有關,或者是環境中沒有滿足孩子發展需求的刺激。
所以要給孩子的大腦多一些刺激,包含觸覺、本體覺、感統刺激、社交刺激
尖叫,也是一種語言。不同年齡,尖叫的意義不同
1.5歲―2.5歲:「為反對而反對」的尖叫
隨著認知能力提升,需求變多,小孩生氣及哭鬧到了2、3歲時比例會大幅增加,常常也是父母親最受不了的”難搞的兩歲”時期,孩子明明想要卻總是脫口而出說”不要”!
然而,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會使用哭鬧尖叫的方式來吸引照顧者的注意力,對他人的回應敏感度也增加,包含正向的情緒外,負面的情緒反應程度也會增加喔!
親子溝通技巧1. 「不凡事禁止」,在規矩範圍內開放孩子充分探索
當孩子不順他的意時,用尖叫大哭的方式,接著就是吵著要抱抱!
「你不哭,不哭才有抱!哭哭沒有抱喔!」
此時不必氣急敗壞地與孩子解釋,因為當大人解釋時,難免自己的情緒也會被挑起,孩子是會感染到你的情緒而火上加油!建議用最簡單的規則先幫助孩子緩解當下的負面情緒。
「不哭就可以來抱抱,哭完了嗎?」然後可以做自己的事情,但給孩子的訊息仍是簡單規則,試著放手讓孩子停止哭泣!
因為每個孩子能力發展不同,父母可以觀察每次的強度變化,並且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愛的東西,當作情緒的安撫物,也可以是正向行為的增強物。
親子溝通技巧2. ABC三步驟,幫助孩子自我調適與情緒恢復
A溫和的語氣+B簡單的指令+C鼓勵好好說,可以搭配使用隔離的方式 (帶到房間裡相較客廳為單純的環境)
讓孩子哭,待情緒宣洩、哭完了才出來。情緒強度降下來時,鼓勵孩子用「好好說」的方式!
此模式越來越熟時,觀察孩子的情緒就要一觸即發時,就可以說「生氣哭哭嗎?那要去房間嗎?」 (生氣尖叫要去房間)讓孩子練習「覺察」自己的情緒!若不想去房間,那就好好說!
試著鼓勵孩子用溝通的方式,除了將需求意圖完整說出,也助於情緒的緩解調適。
2.5歲―3.5歲:「很有主見」的尖叫
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認知、語言與動作都有很好的發展下,慢慢可以控制自己,也開始瞭解別人期待他怎麼做,負面尖叫愛哭的情緒應該逐漸下降!
因此孩子開始甚麼事情都想自己來,需要人家關心注意,但矛盾的是,剛萌芽的能力發展還沒有十分成熟,父母無形中也對孩子累績越來越多規矩及不允許做的事情。
也有一類孩子因為有弟弟妹妹一起來分享爸媽的關愛,讓孩子的情緒發展失衡,是這個年齡孩子大哭尖叫的原因!
親子溝通技巧1. 我是小幫手
可由家事著手,釋放家中簡單的家事給孩子幫忙,例如曬自己的小襪子、剝四季豆、洗洗水果等。另外,提高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與主動性也很重要!自己收玩具、穿脫鞋襪、吃飯…等等。
親子溝通技巧2. 別讓處處「不可以」囚禁了孩子的發展
甚麼都想自己來的孩子:「我要喝水,我要自己要倒水」,氣極敗壞的父母:「馬麻倒,你會倒出來又弄得全身濕,不可以這樣玩水!」
「不可以玩水」這件事,即刻成為孩子情緒爆炸的導火線!倒水這件事跟孩子手眼協調、手腕穩定度的能力有關,能力好了,自然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。
那灑出來的水呢?建議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!「好~你自己倒,但是灑出來的水要拿布擦乾喔!」不僅解除了孩子想表現卻處處碰壁的負面情緒,也提供孩子更多元學習處理難題的方法喔!
3.5歲―4.5歲:「挑戰權威」的尖叫
這個年齡孩子的心智發展正處「感同身受期」,也就是說孩子正發展簡單的同理心!若沒有很好的同理心,在情緒緊繃的時刻,就容易用尖叫的表達 「我不管,我就是要!」。
然而,這是需要嚴格建立兒童行為規範的時候,也是同理心培養的好時機,教師或家長的教育方式,會影響哭鬧尖叫行為的發生率!
親子溝通技巧1. 榮譽集點貼紙
獎勵孩子的正向行為,可以用孩子喜歡的貼紙、彈珠、印章等,讓好的情緒行為被強化、具體化的告訴孩子:「你可以收集到這麼多貼紙耶!表示你真的很棒,可以好好說、不生氣!」「你好貼心喔!都有幫馬麻想到」
親子溝通技巧2. 角色扮演~如果是你怎麼辦?
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,模擬情緒經驗來幫助孩子思考;練習「設身處地」引導孩子站在不同角度解讀情緒,了解情緒產生的成因。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觀察或體會,讓孩子記憶更深刻!
另外,父母也可以適當操作幽默感,天馬行空的溝通方式搏君一笑,也讓喜歡挑戰權威的孩子可以卸下心防,自然地討論情緒行為的話題!
5歲以上:「衝動控制差」的尖叫
如果到了幼稚園時期,還是常出現尖叫、大叫的行為,那常見的原因就是:衝動控制不好(不記得要控制自己的音量)、及搞不清楚公共場合該有的行為為何。語言能力較弱或溝通能力較差的孩子,也常會出現尖叫或大叫的行為,這是因為對他而言,尖叫可能就代表他說了幾千個字。
雖然尖叫行為像是一個過渡期,但身在其中的大人真的很難熬,因為環境中大多數的人都討厭孩子叫,爸媽除了要搞定尖叫小孩,還有面對周遭人的眼光,往往出門一趟就讓爸媽身心俱疲,到底愛尖叫、大叫的孩子,該怎麼教呢?
以下七點要注意:
1. 在家中就要控制音量
意思就是家中不要經常出現背景噪音、例如電視、音響等等,更重要的是,不要用怒吼來遏止孩子的大叫行為,因為你也叫,他當然就會學。
2.轉移注意力
孩子已經在亂叫大叫了,可以轉開音樂,邀請孩子跟著你一起唱歌,如果不喜歡,翻開書,我們一起來學貓叫、狗叫…..等,雖然還是很吵,但至少你成功轉移注意力,而且延續了愉快的氣氛,比尖叫悅耳多了。
3.引起孩子的注意
要阻止正在亂叫的孩子,可以到孩子面前,看著他的眼睛,並小聲跟他說話,這會讓他覺得好奇、引起興趣想注意聽聽你在說甚麼,甚至轉換成遊戲,孩子還會模仿唷!
4. 教導”室內音量”和”室外音量”的概念
示範並實際演練,在家裡時是怎樣的”室內音量”,而在遊樂場時,其”室外音量”又是如何呢?
5. 玩輕聲細語的遊戲
你能跟媽媽一樣講這麼小聲嗎?建議家長在引導的時候,可以搭配肢體動作,例如小小聲的肢體語言加上手勢,讓孩子更能夠模仿學習小聲。多幾次的練習,讓孩子習慣這樣的音量控制。
6.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(如餐廳)大叫,你請他轉換成”室內音量”
但他做不到時,建議就先帶他到外面去,告訴他,”室外音量”就是屬於外面,那我們現在就先在外面聊聊,等到你願意換成”室內音量”時,我們再進去。
7. 別忘了正向鼓勵
當孩子在適當的場合、時機使用室內音量,一定要記得好好的讚美鼓勵,孩子有成就感,才會讓自己的好行為一再重現唷!
了解孩子這些尖叫背後的原因,如果孩子孩子情緒發展,一直不是很穩定的話,一定會影響日後的學習力及人際關係
建議家長透過專業的評估,更了解孩子的情緒氣質
文章轉載自天才領袖